您的位置 首页 > 经济与法

多彩贵州 爽爽贵阳 湖城清镇系列报道之十一

  
雷霆亮剑 护航平安

清镇这场行动筑牢平安“防护盾”
  白露过后,清镇的晨雨凉意被烈日驱散,红旗路人民广场上却涌动着比骄阳更炽热的热情。9月9日,清镇市…

  
雷霆亮剑   护航平安

清镇这场行动筑牢平安“防护盾”

 

  白露过后,清镇的晨雨凉意被烈日驱散,红旗路人民广场上却涌动着比骄阳更炽热的热情。9月9日,清镇市“雷霆亮剑·护航平安”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暨平安清镇建设誓师大会在此拉开帷幕——300余名来自市委政法委、市法院、市检察院、市公安局等多部门及各乡镇(街道)的干警、干部组成整齐方队,以昂扬姿态接受全市人民检阅。
 

  清镇市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暨平安清镇建设誓师大会现场。
 

  这场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,不仅是平安清镇建设决心的公开宣告,更正式开启了该市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的新篇章,一系列聚焦民生、覆盖全域的安全举措随之落地,为城市筑牢坚实安全防线。
 

  司法护航“少年志”:“阳光护航站”九年守护成长路
 

  金秋开学季,占地约50平方公里的贵州(清镇)职教城迎来数万学子,而守护他们健康成长的,是清镇市人民法院“阳光护航站”织就的司法保护网。自2016年9月以来,这个以“最有利于未成年人”为核心原则的综合服务平台,已坚守守护初心整整9年。
 

  清镇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清镇职校开展“大法治”课场景。
 

  9年间,“阳光护航站”以法定代理人出庭、社会调查、心理咨询辅导等基础服务为依托,构建起六大核心保障制度:法定代理人参与诉讼制度,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诉讼权益;社会情况调查报告制度,为司法裁判提供精准事实依据;“寓教于审”制度,将法治教育深度融入案件审理全过程;犯罪记录封存制度,为失足少年保留未来发展空间;“三优先”制度,确保未成年人案件高效办理、快速推进;延伸审判职能制度,推动司法保护向社会帮扶领域延伸。通过整合社会力量开展联合帮教,平台已形成集法律咨询、心理疏导、防控帮教、司法救助于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,让法治阳光始终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。
 

  法律援助“暖民心”:便民举措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
 

  “不用多跑路,手机上就能申请法律援助,太方便了!”这是清镇市民对司法服务的真切感受。为让群众在司法活动中感受到温度,清镇市司法局从优化服务流程、提升服务效率入手,推出一系列惠民举措,让法律援助真正走进群众生活。

  线上服务渠道持续拓宽,“12348贵州法网”平台被广泛推广,群众通过手机、电脑即可便捷提交法律援助申请,实现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;“全市通办”机制打破地域限制,对不属于受理范围的申请,在征得群众同意后及时转交有管辖权的机构,并全程跟踪办理进度,确保“只进一扇门,最多跑一次”;“容缺受理”模式则为群众“减负”,对基本条件符合、主要材料齐全但缺少次要材料的申请,实行“先受理、后补交”,大幅缩短群众等待时间。

  针对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,司法局专门开通法律援助“绿色通道”,严格落实“优先受理、优先审查、优先指派”,并推行“告知承诺制”减少证明材料提交。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,让法律援助成为守护公平正义的“暖心屏障”,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。
 

  多维整治“筑防线”:全方位提升社会治安治理效能
 

  如果说司法护航与法律援助是平安建设的“暖心细节”,那么覆盖全域的社会治安整治行动,便是守护清镇安全的“硬核力量”。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到公共安全监管,从风险防控到政法机关满意度提升,清镇市以多维度举措,全方位筑牢民生安全防线。
 

  清镇市社会治安集中整治行动警车巡游场景。
 

  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,清镇市聚焦违法犯罪打击防范能力提升:完善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“四项机制”与“135”快速反应机制,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高效处置;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,严惩涉黑涉恶、侵害妇女儿童权益及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,同时加强重点部位巡查与季节性犯罪整治,从源头铲除违法犯罪滋生土壤。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这一群众“痛点”,全市开展全链条打击,严格银行卡开卡程序,重点整治涉案率高的网点,全力降低“两卡”涉案率;面对非法集资风险,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,通过强化排查摸底与社会宣传,提升群众识别防范能力,守护好群众“钱袋子”。
 

  清镇三中(中环校区)法治副校长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。
 

  公共安全监管领域,各项专项行动扎实推进:铁路护路联防深入开展,铁路安全知识“五进”宣传覆盖中小学生,夯实铁路安全群众基础;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持续发力,严厉打击“三超一疲劳”违法行为,同时加强水上交通执法,严查船舶非法载客与“三无”船舶作业;“护校安园”行动精准聚焦校园安全,推进校园智能安防建设,结合开学季、安全教育日等关键节点,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,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与应急演练,为师生营造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。

  在风险防控与政法机关满意度提升方面,清镇市坚持源头治理:传承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,将矛盾化解在基层、消除在萌芽状态;对重大事项、重大决策、重点工程全面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,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,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。政法机关则以“规范”与“便民”为核心,开展涉民生、小标的案件专项执行行动,依托“红枫・民安蓝盾”工作室推进联合接访,倾听群众诉求;公安窗口优化服务流程,定期开展业务培训,建立监督机制收集群众意见;继承权公证流程简化、法律援助“绿色通道”升级,一系列举措让群众在每一次执法司法服务中,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与便捷高效。
 

  创新治理“谋长远”:综治中心绘就平安建设新图景
 

  社会治理关乎千家万户平安,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。为夯实平安清镇建设根基,清镇市不遗余力抓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,打造平安建设核心枢纽。今年6月19日,清镇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完成规范化建设并揭牌运行,通过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,为社会稳定筑起坚实屏障。
 

  群众在清镇市综治中心进行诉求登记。
 

  该中心位于清镇市政务服务中心,由接待区、多元化解区、指挥调度区等功能区域构成,整合了公、检、法、司等 12 家常驻部门和卫健、教育、民政等10余家轮驻部门力量,实现群众办事“最多跑一地”,矛盾纠纷“一站式受理、一揽子调处、全链条解决”。运行过程中,针对治理痛点,中心创新推出“一引二办三调四裁五兜底”五步工作法,构建起“受理-分流-处置-反馈-核查-回访”闭环机制,15 分钟内即可精准匹配群众诉求与责任部门,联动专业力量高效化解纠纷。自揭牌运行以来,中心已累计办结矛盾纠纷8204起,办结率达 92.53%,成功化解20余起疑难信访案件。

  下一步,清镇市政法战线将牢牢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,把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、综合治理、依法治理、源头治理紧密结合,始终坚持群众路线,倾听群众声音、回应群众期待。从誓师大会的庄严承诺,到司法保护的细致入微;从治安整治的雷霆行动,到便民服务的温暖举措,清镇市正以坚定的决心、务实的行动,朝着“更高水平的平安清镇”目标稳步迈进。(杨洪金 沈建华)

 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lxw.cn/cydz/5457.html

相关推荐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Q Q: 358067079

邮箱:358067079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7:30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